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1158号12楼1207室 devilish@icloud.com

云端资讯

17 岁苏超纪录创造者寇程锁定苏大!校方:球场拼劲可延续到学术

2025-07-02

6 月 29 日晚,昆山奥体中心的四万余名观众见证了江苏足球的历史性时刻 ——17 岁的苏州小将寇程在苏超联赛第五轮开场仅 1 分 17 秒便闪电破门,刷新了赛事最快进球纪录。这位吴县中学高二学生不仅以梅开二度帮助球队 3:0 完胜扬州,更在赛后掷地有声地宣布:“明年高考,我要考苏州大学!” 而苏州大学也迅速回应:“欢迎报考!球场拼劲带到学业上,照样能进球!”

一、破纪录背后:体教融合的 “苏州样本”

寇程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。作为苏州太湖足球运动中心 “体教融合” 计划的首批学员,他从小学五年级起便开始接受专业训练。基地配备的天然草皮球场、运动康复中心与星级住宿条件,让他在高强度训练中仍能保持文化课学习。“绷带缠着膝盖也要练,刷题到凌晨是常事。” 寇程回忆起五年前的冬训,仍记得教练那句 “足球需要脑子,考试也一样”。

17 岁苏超纪录创造者寇程锁定苏大!校方:球场拼劲可延续到学术

这种双轨培养模式已初见成效。寇程不仅连续两届斩获江苏省运会冠军,更在 2024 年 “省长杯” 高中组比赛中以 12 粒进球荣膺最佳射手。他所在的苏州队中,像他这样的 “太湖系” 球员已有 6 人,而女足梯队更是为 U20 国家队输送了 3 名主力。“我们不是单纯培养运动员,而是让孩子们在足球中学会坚持,在学业中培养逻辑。” 太湖基地负责人介绍,基地与苏州多所重点中学建立了 “训练 - 学习” 联动机制,确保学生球员华体育app官网入口的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普通班平均水平。

二、苏大橄榄枝:学术与体育的双向奔赴

寇程的目标高校苏州大学,近年来正以 “体教融合” 为特色构建人才培养体系。其体育学院不仅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点,更与苏州市体育局共建 “运动云医院”,为运动员提供专业康复支持。该校历史上曾培养出陈艳青、吴静钰等奥运冠军,校园马拉松等品牌活动更是将体育精神融入校园文化。

对于寇程的报考意向,苏大招生办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关注的不仅是他的竞技成绩,更看重他在学业与训练间的平衡能力。” 根据 2024 年录取数据,苏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在江苏的录取分数线为 548 分(历史类)和 571 分(物理类),而寇程目前的文化课成绩已达到二本线水平,通过体育特长生通道进入苏大的可能性极大。校方透露,将为其提供 “学业导师 + 专项教练” 的双轨培养方案,帮助他在完成足球训练的同时攻读运动科学或体育管理专业。

三、苏超联赛:激活体教融合的新引擎

寇程的崛起离不开苏超联赛的平台。这项由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参与的顶级业余赛事,特别设置了 “学生球员适配条款”——30% 的参赛名额留给在校学生,赛程全部安排在周末,确保不影响学业。本赛季前四轮场均上座率达 8798 人,甚至超过中甲联赛,而寇程创造纪录的那场比赛更吸引了 43617 名观众,刷新了江苏业余足球观赛人数纪录。

赛事的火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 “溢出效应”。苏州球迷凭借电子票根可在南京免费乘坐公交、游览景区,一场比赛直接拉动两地文旅消费超千万元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 “城市荣誉 + 体教融合” 的模式,正在重塑公众对体育特长生的认知。“以前觉得体育生就是‘头脑简单’,现在寇程用 1 分 17 秒证明,他们能在球场和考场都成为赢家。” 一位现场观赛的家长感叹道。

四、未来展望:从校园到职业的进阶之路

寇程的未来规划清晰而务实。他希望在苏大完成本科学习后,进入职业联赛效力,同时计划考取运动康复师资格证。“足球生涯总会有终点,但知识能让我走得更远。” 他坦言,自己的偶像并非球星,而是苏大体院教授、运动医学专家王博士 —— 这位导师曾帮助多位运动员重返赛场。

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对此表示支持:“我们鼓励学生在体育与学术间找到交集。寇程若能将赛场的专注力转化为科研动力,完全可能在运动生物力学等领域取得突破。” 校方透露,正在与江苏省足协协商,为寇程等优秀球员提供 “半职业合同”,允许他们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加职业联赛。

结语

寇程的故事,是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生动注脚。当 17 岁的少年在四万观众的欢呼声中鞠躬致谢时,他脚下的不仅是草皮,更是一条用汗水与智慧铺就的成长之路。正如苏州大学在欢迎声明中所说:“校园是更大的绿茵场,期待你在这里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。” 这场始于足球的双向奔赴,或许将为更多年轻人打开 “体育赋能人生” 的新大门。